热线电话:0551-62628820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求职案例

静宁促进农民就近就业解决留守人员问题纪实

来源:工商联人才网 时间:2012-05-17 作者:web 浏览量:
新闻来源:甘肃农民报 
  “夫妻两个闯天下,一心忙着赚大钱”。对于静宁县城关镇的陈亚芬来说,这已是几年前的事了。目前在静宁工业园区打工的陈亚芬,每天骑车15分钟上下班,一年下来收入超过3万元,“而且可以在家照顾孩子、料理家务,工作生活环境也比外面好。”
  伴随着农民工的进城务工,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、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。这些弱势群体不能及时得到关爱和保护,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。如何解决好“三留人员”的问题,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。
  静宁县目前有中小工企业233家,规模以上工企业7家。始建于1997年的静宁县工业园区位于该县北部,平定高速公路和国道312线穿境而过,交通便利。连日来,记者在当地采访发现,四通八达的工业园区道路旁绿树成阴,花开似锦,纸箱、运输、酿酒、制醋等企业的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整齐排列,十米宽的柏油大道上不时有骑着摩托车、自行车的工人谈笑而过。
  据该园区内恒达纸箱厂副总经理王仰辉介绍,仅恒达纸箱厂就有400多名工人,生产旺季时最多达到1000人,其中90%以上是来自该县周边的农民。王仰辉说,“园区建成以后,就业岗位随之增加,农民工也能留得住、能增收了,同时也使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数量大大减少。”
  在园区打工的席辉作了这样一个对比。在浙江服装厂打工,一年下来赚3万元,有工作没生活。回到当地的工业园区打工,一年下来也是3万元,但是生活成本大大降低了,收入“含金量”增多了,家里的30亩地也有时间耕作了。“有钱赚、照顾家,春节不用拼命挤火车,何乐而不为?”
  在静宁采访的几日,记者都会听到这样的说法:出远门不如呆在家。
  红寺乡红寺村的胥宗辉,有耕地30多亩,前些年儿子胥百荣去新疆打工,家里的农活就留给了自己和老伴。57岁的胥宗辉每天的生活就是劳作、三餐和睡觉。
  去年儿子胥百荣从新疆回来,成了家里的主心骨。在园区打工的同时也时常回家干干农活。这使得老两口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。“现在生病什么的也不担心了,一个电话儿子就会到身边,以前孤独、寂寞的感觉也没有了。”
  作为一个农业省份,“三农”问题一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,随着我省大部分劳力外出打工,“三留人员”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,如何解决农民就近务工,解决“三留人员”的问题,静宁作出了很好的典范。
  近年来,随着当地工业园区的不断完善和南部果业的迅猛发展,吸引了当地大量劳力就近就业,这在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、促进当地产业升级、促进农业生产发展、缓解社会矛盾等诸多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。
  据了解,该县劳务办立足南部果园面积大、劳动力缺口大的实际,通过宣传,将“北劳南移”工程作为促进当地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点工作,建立健全了24个乡镇劳务工作站,通过上下联动,部门协作,积极引导西北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南部果品大乡转移,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经济优势。该县劳保局从2009年起,分别在每年的3月份、6月份、9月份的果园疏花疏果、果实套袋、采摘果实时期,积极引导西北部的剩余劳动力到南部各乡镇打工,达到定点劳务输转关系。吸引当地劳动力就近务工的措施,不仅缓解了当地南部乡镇因季节性劳动用工短缺现象,也缓解了“三留人员”引起的社会问题。
分享到: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客服服务热线
0551-62628820
工作日 8:30-17:00
关于我们
3+1服务
收费与推广
网站特色
咨询反馈
  • 客服中心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职场指南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© 2009~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安徽省工商联职业介绍中心 皖ICP备05021802号-1  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306号

地址:合肥市淮河路260号 EMAIL:Job@gslrc.com

用微信扫一扫